幼儿园小班音乐《大象和小蚊子》视频+教案+课件+反思+配乐

获取完整资料请购买下载
下载价格10 图币
VIP免费
客服qq:2389427778

教学设计

小班音乐活动设计方案

活动名称:小班音乐-大象和小蚊子

活动对象:小班幼儿

活动时长:19分钟

活动目标:

1了解并区分串铃、大鼓和蛙鸣筒等乐器的不同音色,并能正确的进行演奏。

2尝试用串铃表现出蚊子由远及近声音由弱变强的变化。

3体验用乐器根据情节为故事配乐的乐趣。

活动重点:区分串铃、大鼓和蛙鸣筒等乐器的不同音色,并能正确的进行演奏。

活动难点:能够用串铃表现出蚊子由远及近声音由弱变强的变化。

活动准备

经验准备:幼儿有过玩串铃、大鼓、蛙鸣筒乐器的经验,知道大象和小蚊子的声音特点。

物质准备:串铃人手一个、大鼓一只、蛙鸣筒一套、课件、活动图谱、黑板;活动室椅子排成半圆形。

活动过程:

一、听声音猜动物,激发幼儿兴趣,引出大象和小蚊子的故事。

1,听音猜动物,鼓励幼儿大胆阐述自己的想法。提问:为什么你觉得是大象(熊、老虎…)呢?

2,通过对大象外形特点的阐述,引导幼儿发现大象走路又慢又重的特点。

小结:大象的身体大大的、耳朵大大的、四条腿粗粗壮壮的,所以走起路来是重重的慢慢的。

3,倾听音乐,练习用肢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现大象的特点。

二、幼儿欣赏故事,师幼交流故事中出现的声音。

1·教师朗诵故事。

提问:大象在睡觉的时候谁来了?你听到了哪些声音?

结合幼儿阐述,尝试用动作和声音表现蚊子嗡嗡飞的节奏特点。

2,根据音乐和故事情节完整的师幼互动,师幼分角色扮演大象和小蚊子,通过声音和动作来进行节奏的练习。

三、出示乐器并听其音色,引导幼儿发现故事情节与打击乐器音响的配合。

1·幼儿敲打乐器,感受并区分乐器的不同音色。

提问:这三个乐器朋友哪一个适合大象走路的声音呢?哪一个适合甩尾巴的声音呢?

2·幼儿根据音色进行配乐选择。

四、幼儿使用串铃进行游戏。

1,听蚊子音乐,发现蚊子由远及近时声音由弱变强的变化。

提问:小蚊子的声音有什么变化?为什么?

小结:小蚊子开始藏得远远的,所以声音是小小的弱弱的,越飞越近,声音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强。

2,幼儿人手一个串铃表现蚊子在飞,结合音乐初次尝试表现出蚊子由远及近时声音由弱变强的变化。

3·教师用故事情节提示幼儿,在合适的地方为故事配器。

0

评论0

没有账号?注册  忘记密码?